相关新闻

生姜的需肥特征及施肥技术

时间:2019-01-24      作者:

生姜的需肥特征:

(1)需肥特征

生姜成长需要养分全面的肥料,各种养分元素都不可缺少,否则对其产量和品质均有一定影响。生姜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吸收氮、磷、钾、钙、镁、硼、锌等元素,其中氮、磷、钾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因生姜不同时期的成长量不同,对各种矿质元素的吸收量也不同。总的看来,矿质元素的吸收与其成长规律是一致的,具体到各种元素,又有各自的特征。

据报道,姜对氮、磷、钾的吸收体现出典型的“S”型曲线,这类吸收规律与其自身的成长规律相一致。在幼苗期植株成长缓慢,成长量小,幼苗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也较少,此期吸收的氮素占全成长期总吸收量的12.59%,磷占14.44%,钾占15.71%。不论从吸收的绝对量还是相对量,幼苗期生姜植株吸收钾最多,其次是氮,磷最少。此时期氮、磷、钾吸收量占总吸收量的14.4%,其吸收比例为1:0.10:1.83。三股权期以后,植株成长速度加速,分杈数量增加,叶面积快速发展,根茎成长旺盛,因而需肥量快速增加。整个旺盛成长期吸收氮、磷、钾分别占全成长期总吸收量的87.41%、85.56%、84.29%。旺盛成长期又可细分为3个时期,即盛长前期、中期和后期。在盛长前期吸收的氮占总吸收量的34.75%,磷占35.03%,钾占35.18%,吸收比例为1:0.09:1.48。盛长中期吸收的氮、磷、钾量约占总吸收量的21.3%,吸收比例为1:0.09:1.47,与盛长前期的吸收比例基本相同。盛长后期吸收的氮占总吸收量的31.43%,磷占29.27%,钾占27.75%,其吸收比例为1:0.08:1.29。从不同成长期氮、磷、钾的吸收比例能够看出,随着成长期的推进,钾的吸收比例略有下降,氮的吸收比例略有上升。总之,生姜对钾的吸收量最大,其次是氮,磷最少,吸收比例为1:0.09:1.46。

除大量吸收氮、磷、钾以外,生姜还吸收钙、镁、硼、锌等元素。生姜对钙和镁的吸收规律一致,吸收量也极为接近,至收获时,单株约吸收钙461.5毫g,镁483.03毫g。生姜对锌的吸收呈现指数曲线变化,在成长后期,单株日吸收锌达49.5微g,比成长前期高出近1倍。对硼的吸收体现为双“S”曲线,在成长中期有一平缓吸收区。据收获时取样测产,生姜单株对钙、镁、硼和锌的吸收数分别为461.5毫g、483.07毫g、1 340.26微g和3119.51微g。

根据试验测产,每生产1 000kg鲜姜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N)6.34kg、五氧化二磷(P2O5)0.57kg、氧化钾(K2O)9.27kg、钙(Ca)3.69kg、镁(Mg)3.86kg、硼(B)3.76g,锌(Zn)9.88g。

(2)施肥技术

生姜的成长要求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同时补充锌、硼等微量元素,才能达到高产、优质。

1、施足基肥

结合深翻整地,每亩施优质腐熟的有机肥1200-2000kg,纯硫基有机—无机复混肥料(13-7-10)60-80kg,硫酸锌1-2公斤,硼砂1公斤。

2、合理追肥

①轻施壮苗肥:于6月中上旬幼苗长出1-2个分枝时,结合浇水冲施二次肥,间隔10-15天,每次每亩冲施高氮复合肥15-20公斤。

②重施拔节肥:又称转折肥(立秋前后),三股杈阶段,生姜进入旺盛成长期,是追肥的关键时期,每亩追施有机—无机复混肥料(13-7-10)70-80公斤。

  ③冲施补充肥:在块茎膨大期进行,9月中旬植株出现6-8个分杈时,每亩冲施高氮钾复合肥40-50公斤左右,分两次施用间隔15天左右。




联系我们

(扫一扫关注微信)

  • 现址: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116号石化办公副楼

  • 电话:020-83333918

  • 传真:020-83367622

  • 邮箱:10000@gdhfgy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