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州市肥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
近期,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本市肥料产品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共抽查了50批次产品,经检验,发现8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
本次抽查检验的商品类别为:有机肥料、复混肥料(复合肥料)、掺混肥料(BB肥)、大量元素水溶肥、中量元素水溶肥、微量元素水溶肥、含氨基酸水溶肥、含腐殖酸水溶肥、生物有机肥、含有机质叶面肥料、微量元素叶面肥料、农用微生物菌剂。
本次抽查检验依据:GB/T 15063-2009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GB/T 15063-2020《复合肥料》、GB/T 21633-2008 《掺混肥料(BB肥)》、GB/T 21633-2020《掺混肥料(BB肥)》、NY 1107-2010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NY/T 1107-2010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NY 2266-2012 《中量元素水溶肥料》、NY 1428-2010 《微量元素水溶肥料》、NY 1429-2010 《含氨基酸水溶肥料》、NY 1106-2010 《含腐殖酸水溶肥料》、NY/T 1978-2010《肥料汞、砷、镉、铅、铬含量的测定》、NY 1110-2010 《水溶肥料 汞、砷、镉、铅、铬的限量要求》、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或产品明示指标、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对50批次肥料的pH值、标识、大量元素含量、中量元素含量、微量元素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腐植酸含量、铅、砷、镉、铬、汞、总氮含量、有效磷含量、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钾含量、氯离子的质量分数、总养分的质量分数、蛔虫卵死亡率、粪大肠菌群、水不溶物含量、酸碱度、有机质的质量分数等项目进行检验,经检验不合格的8批次,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为16.0%。不合格项目为大量元素含量、微量元素含量、pH、标识。其中大量元素含量、微量元素含量为严重不合格项目。
主要不合格项目及情况分析:
1.大量元素含量
本次抽查有1批次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中的大量元素含量不合格。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是指以大量元素氮、磷、钾为主要成分并添加适量微量元素的液体或固体水溶肥料。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是一种可以完全溶于水的多元素全水溶肥料,更容易被作物吸收,而且其吸收利用率相对较高,营养全面用量少见效快的速效肥料。经水溶解或稀释,用于灌溉施肥、叶面施肥、无土栽培、浸种蘸根等用途的液体或固体肥料。大量元素为养分指标,大量元素含量不符合标准要求,会影响作物生长。
2.微量元素含量
本次抽查有1批次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不合格,微量元素指硼(B)、锰(Mn)、铁(Fe)、锌(Zn)、铜(Cu)、钼(Mo)等。微量元素在作物体内含量虽少,但在植株内往往是酶或辅酶的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专一性,是作物生长发育所不可缺少和不可代替的。当作物缺乏任何一种微量元素时,生长发育都会受到抑制,导致减产和品质下降;如果这些元素过多,又会出现中毒现象,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
3.pH值
本次抽查有1批次pH值不合格。pH值不合格、酸性过高的肥料会对作物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影响作物的生长。肥料pH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企业生产工艺不合理、原料配比不合适。
4.标识
本次抽查有8批次标识不合格。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净含量标注不规范。标识是消费者了解产品最直接的工具,标识标注错误或标注的内容不完整,会误导消费者,严重的还存在欺骗消费者的可能。造成标签不合格的原因很简单,企业可能对相关的标准不熟悉、不了解,造成了标示的不规范。
产品选购及使用小常识
1.尽量购买大型企业生产的、市场占有率大的产品。一定要到比较大的、正规的、有固定经营点的化肥销售网点去购买。
2.认清外包装标识,认清氮(N)-磷(P2O5)-钾(K2O)各养分含量。不要购买流动摊贩的肥料,像走村串户卖的肥料一定不要买。
3.购买化肥时要索要购肥凭证。以便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以作为索赔的依据。
4.不要贪图便宜。俗话说:“便宜无好货”。假劣化肥一般明显低于市场上同类优质化肥的价格。
5.在购买肥料时,可查看包装袋上是否有农业部门的肥料登记证号。尽量不要购买企业标准的产品。肥料是商品,所以按照标准化法的要求,每种产品都要有自己的产品执行标准,标准分4个水平: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NY或HG)、地方标准(DB)、企业标准(Q)
2021年肥料产品及其企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