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肥料登记监管 研讨行业绿色发展
2023年7月28日召开的广东省肥料协会六届一次会员大会,专门安排了行业管理和发展研讨内容,邀请行业资深专家做了《新形势下的肥料登记与监管相关要求》《农业微生物资源挖掘与利用 支撑农业绿色发展》《放眼全球市场 搜罗高端技术——广东肥业的出路探讨》的研究报告。高凤玲副秘书长主持了大会的发展研讨。
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二级调研员、农业农村部肥料登记评审委员会专家林翠兰在《新形势下的肥料登记与监管相关要求》的报告中介绍了肥料登记变革与要求、肥料登记新标准及包装标识要求等内容。其中,介绍了今年第十届农业农村部肥料登记评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纪要的几个议定事项:
1、有关毒理试验:以下三类产品继续开展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一是土壤调理剂类产品;二是有机水溶肥料产品;三是经评审委员会认定存在急性经口毒性风险的其他肥料产品。
2、有关检测结果:申请登记化学肥料产品指标与检测结果偏差大于50%的产品不予上会评审;对产品质量检测连续两次不合格的,自办结之日起,考虑暂停受理企业登记申请资格一年。
3、有关功能型微生物菌剂登记:从今年5月1日期国家标准《农用微生物菌剂功能评价技术规程》(GB/T41727-2022)正式实施,按提供和活化养分,促进作为生长、提供作为产量品质抗逆性、土壤改良、土壤修复,有机物料腐熟等5个类别,申请登记时要提供按照标准要求开展功能评价的评价报告。经评价具备相应功能的,可与标签中予以标注。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徐培智研究员做了《农业微生物资源挖掘与利用 支撑农业绿色发展》的研究报告,介绍了我国微生物肥料产业发展、广东省农业微生物资源现状、微生物肥料的功能、未来的技术创新方向、微生物肥料产业展望等内容。
徐研究员指出微生物肥料未来的技术创新方向:1、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与突破;2、采用新组合技术,功能菌株组合“叠加”与“互补”,实现一肥多效;3、采用跨学科合作在复合工艺技术取得新突破,将功能菌和发酵代谢产物以及营养物复合化,实现产品功能稳定;4、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研究根际微生态,研究功能菌株迅速在(根际)土壤中大量定殖并发挥功能的技术,使根-土-菌相互依存;5、促进合成生物学技术在农业的应用,实现产品功能提升;6、多学科协作,研究微生物与植物互作,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功能;7、保障生态安全,需要建立产品效果评价体系、生态效应评价体系、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8、建立功能菌株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南方农村报专职编委陈永做了《放眼全球市场 搜罗高端技术——广东肥业的出路探讨》的研究报告。陈编委指出,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遇到了价格“天花板”和成本“地板”的双重挤压,我们唯有转变生产方式,降低已经过量的农资成本,才能实现农业提质增效,节本增效。广东肥企如何突围,可从几个方向思考:1、精准配方,调整产品结构,通过优化氮、磷、钾配比,增强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的配合增效作用,让土壤作物营养更高效;2、研发新型产品,适应新应用场景,例如采用滴管施肥,或者无人机施肥,必将成为未来农业的主要施肥场景;3、坚持品牌驱动,加快走出去,在业界牢牢树立起广东肥是科技肥、优质肥、高端肥的品牌印象。
陈编委还特别建议:走进世界发达国家市场,搜罗全球肥料核心技术。学习西方发达国家肥料核心技术(植物营养技术),加快引进、消化、吸收、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