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会员单位开展肥料示范试验——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时间:2023-12-22      作者: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示范地点

2022年曲江区化肥减量增效-“三新”集成推广示范区项目在韶关市曲江区樟市镇南约村、流坑村、白土镇大村村进行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分蘖情况、株高验证试验示范,在樟市镇南约村、流坑村、白土镇大村村、大塘镇其田村、罗坑镇中心坝进行水稻测产。试验地土壤基本理化性状见表1

 

1.2供试材料

试验示范水稻品种为常规稻,化肥为45%氯化钾复合肥(N15:P15:K15)(中盐红四方)、51%缓释水稻配方肥(N25:P7:K19)(清远农宝)、45%水稻配方肥(N23P6K16)(清远农宝)、尿素(氮含量为46%)(四川美丰)、过磷酸钙(P2O516%)(湖南衡阳)、氯化钾(K2O60%)(加拿大钾肥)。

1.3试验示范设计

试验示范设置5个处理,每个处理30平方米,独立排灌系统,覆膜作田埂达到30厘米。

处理一:农民习惯水肥管理(T1

底肥45%氯化钾复合肥(N15:P15:K1520kg/亩,抛秧5-7天尿素10kg/亩混除草剂撒施。抛秧15天,45%氯化钾复合肥(N15:P15:K1515kg/亩。抛秧30天,45%氯化钾复合肥(N15:P15:K1515kg/亩。

水分管理:35天内保持田间5-10厘米水层。

处理二:缓释配方肥技术(T2

底肥51%缓释水稻配方肥(N25:P7:K1925kg/亩。早稻抛秧30天后,51%缓释水稻配方肥(N25:P7:K1912.5kg亩。

    水分管理:25天后排干田水露嗮田,然后干湿交替。30天灌水施肥,自然露干后干湿交替。

处理三:缓释肥一次性施肥技术(T3

抛秧前一次性施51%缓释水稻配方肥(N25:P7:K1940kg亩。

水分管理:25天后排干田水露嗮田,直到幼穗期(45天左右)灌水,然后干湿交替。

处理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稻“三控”施肥技术(T4

底肥45%水稻配方肥(N23P6K1617.5kg/亩,抛秧5-745%水稻配方肥(N23P6K165kg/亩混除草剂撒施。早稻抛秧后15-17天,45%水稻配方肥(N23P6K1610kg/亩。早稻抛秧后40-45天,45%水稻配方肥(N23P6K1617.5kg/亩。

水分管理:25天后排干田水露嗮田,直到幼穗期(45天左右)灌水,然后干湿交替。

处理五:农民习惯使用配方肥(T5

底肥45%水稻配方肥(N23P6K1615kg/亩,抛秧5-745%水稻配方肥(N23P6K165kg/亩混除草剂撒施。抛秧12天,45%水稻配方肥(N23P6K1615kg/亩。抛秧30天,45%水稻配方肥(N23P6K1620kg/亩。

水分管理:35天内保持田间5-10厘米水层。

1.4测定方法

1.4.1水稻株高及分蘖情况。每个处理定10个点,分别在水稻分蘖末期和蜡熟期测量株高和分蘖数。有效分蘖率=蜡熟期分蘖数/分蘖末期分蘖数*100%

1.4.2测产。每个处理随机选取3m2面积水稻进行产量测定。产量=测产产量/测产面积*667

1.4.3数据分析。应用Excelspss27.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Duncans统计方法进行显著性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株高和分蘖情况的影响

从表2可知,南约村试验田分蘖末期各处理水稻株高无显著差异,蜡熟期T4T1相比,T2T3相比,T5T1相比无显著差异。与T1相比,水稻分蘖末期分蘖数T5显著增加,T4处理无显著性差异;T3显著高于T2。蜡熟期分蘖数T2T3无显著差异,与T1相比,水稻蜡熟期有效分蘖数T4存在显著性差异,T5处理无显著性差异。有效分蘖率由高到低为T4T2T1T3T5


  从表
3可知,流坑村试验田分蘖末期T2T3T4处理水稻株高无显著差异,T1T4T5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蜡熟期T2T3无显著差异,T1T4T5处理无明显差异。T1T4相比,分蘖末期分蘖数显著性增加,与T5则无显著差异。T2分蘖末期分蘖数显著高于T3。蜡熟期有效分蘖数T1T4处理无显著差异,T5显著高于T1处理,T2T3无显著差异。有效分蘖率由高到低为T4T3T5T2T1

  由表4可知,分蘖末期和蜡熟期株高都有,T2显著高于T3T1T4T5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分蘖末期分蘖数T2T3无显著差异,T1显著高于T4T5。各处理蜡熟期分蘖数均无显著性差异。有效分蘖率由高到低为T4T5T2T3T1

 

 

2.2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从表5可以看出,五个地区产量均有T4T1,T2T3,并且T4处理产量最高。除了白土大村,其余四个地区均有T5产量高于T1

 

 

     3结论与讨论

3.1与农户农民习惯水肥管理相比,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显著提高了水稻有效分蘖数。

3.2缓释配方肥两次施肥比缓释肥一次性施肥水稻产量高。

3.35个处理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水稻产量最高。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水稻“三控”施肥技术集成对比农民习惯施肥化肥使用量减少12.5公斤,减幅20%,产量最高增加89公斤,增幅达到11.3%,最低增加11公斤,增幅达到1.9%,亩增收节支最高可达200.2元,最低可达62元。

施用缓释肥对比农民习惯施肥减少化肥使用量22.5kg/亩,减幅37.5%,水稻产量平均增产27公斤,增幅达到4.2%,亩增收节支49元。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稻“三控”施肥技术、缓释肥应用技术简单、实用,技术的推广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具有一定支撑作用。

 

试验示范工作图片

 

 

 

 

 

 

 

 

 

 

 

 

 




联系我们

(扫一扫关注微信)

  • 现址: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116号石化办公副楼

  • 电话:020-83333918

  • 传真:020-83367622

  • 邮箱:10000@gdhfgy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