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料:秸秆提炼技术的新出路;田园综合体将是新农业的大方向
1、预测显示:中国、印度等国家智慧农业发展最快
据相关咨询机构预测,到2025年全球智慧农业市值将达到300.1亿美元,发展最快的是亚太地区的中国、印度等国家。
发展智慧农业在国家层面已经成为一项重要工作。去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推进物联网试验示范和遥感技术应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则提出实施包括智慧农业在内的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
专家认为,我国今后智慧农业的重点发展任务将集中在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传感器、发展大载荷农业无人机植保系统、研制智能拖拉机、研发农业机器人、解决农业大数据源问题、发展农业人工智能等方面。‘
2、有机肥料:秸秆提炼技术的新出炉
农业专家介绍,有机肥料不仅能有效改良土壤、提高作物产量,同时能减少化肥和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通过自主研发的褐煤提质分级分质利用技术,实现低阶煤清洁高效利用和生产绿色有机农业投入品的一举两得。
据悉,从工业固废中提取有机肥,以秸秆为原料的山东造纸企业用以前被排放掉的“污染物”生产出富含黄腐酸的高档肥料。以草浆为原料造纸此前被认为容易造成污染,但企业通过工艺创新摘掉了这一污染“帽子”,工业企业在转型升级中探索出农业绿色生产新路径。
3、日本农业现状:粮食需要大量进口,自给率远低于中国
据日本农林水产省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度(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日本的粮食自给率(按热量计算)为38%,与上一年度持平,同为历史第二低位。与此同时,我国的粮食自给率为85%以上,其中主粮自给率超过了95%。
日本的农业整体规模比较小,产业整体实力也不是特别大,和中国,美国,巴西等国差距甚大,就粮食消费而言,每年还需要大量进口,粮食对外依存度非常大。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菲律宾,印度等国家是日本进口大米的主要来源国。
「地方大动作」
4、福建首款5G农业机器人开始巡检大棚
福建首款人工智能5G农业机器人日前正式在中国以色列示范农场智能蔬果大棚开始全天候生产巡检,标志着这款机器人从研发阶段正式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这款机器人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与同行业科技公司联合研制,取名“小睿”,表示他具备农业数据采集专家的功能。
5、田园综合体将是新农业的大方向
据了解,国民休闲度假需求进一步增长,内需扩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农业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田园综合体”则横跨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中国休闲旅游经济发展两个领域,将成为今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大方向。
6、业内人士:植保无人机平均每小时可喷施150亩
业内人士表示,采用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效率较高,平均每小时可以喷施150亩;按照传统的植保方式,人难找、效率低、且人工成本高。而多旋翼无人机产生的下压气流可以增加雾化效果,大大提高了农药的利用率;在植保无人机配置方面,可实现半自动或全自动作业,精准喷洒,作业效率可高达人工作业30倍以上,且成本较低。此外,采用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人药分离,可有效预防人员接触药物而引发中毒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