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当前中国化肥行业面临四大挑战

时间:2019-07-02      作者:

一、产能仍呈现结构性过剩,尽管过剩情况正在纾解,但氮肥磷肥仍然过剩,而钾肥需适量进口;目前我国是全球的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2016年我国化肥产量达7004.92万吨,施用量只有约6034万吨,其中尿素产能利用率只有78%,磷肥产能利用率69%。产能过剩、行业集中度高、产品同质化严重、低价竞争是主要行业特点。由于低价竞争,导致企业利润低,投入研发不足,相对于国外,上市肥料企业市值低,6万亿元的农业总产值并没有诞生市值过千亿的农药肥料企业。



二、肥料制造业盈利能力较差,尤其是氮肥和磷肥,均低于石化行业平均值;销售链条过长、成本高、赊销严重。传统的农资销售模式,为厂家、市/县级代理商、镇/村级经销商、农户流通模式,厂家通过掌控代理商、经销商就可以触及到终端农户。这样的模式加快了品牌的扩张和市场占有率,但由于链条太长和信息不对称,高价和低质化肥共存,提高了农户化肥使用成本和经营风险。再加上农业生产周期性带来的收益滞后性,农户对经销商、经销商对厂家都存在赊销现象,增加了整个产业的风险。


三、产品结构不合理,化肥利用率仍然偏低;据统计,的肥料复合化率水平不到40%,低于世界50%的平均水平,更远低于欧洲、美国等发达农业国家70%的平均水平,这有肥料生产技术的原因,也有肥料使用方法问题。较低的肥料利用率不仅造成我国肥料资源的浪费,增加农业生产成本,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破坏。土壤板结、土壤盐渍化、有机质含量下降、病虫害多发、水质污染等都是肥料利用率低和过度施肥造成的后果。


四、环境代价高,以往化肥的过度使用已经造成了土壤的板结、酸化、次生盐渍化等问题。


行业作出的积极变革探索

“目前我国化肥产业正处于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外部粮食增长红利的消失、环保意识的增强、消费升级、政策改变,内部厂家低价竞争、研发力度不足、传统销售渠道滞后、生产方式转变等都是化肥整个产业必须认真面对的现实问题。企业强强联合、加大研发力度、建立高效销售渠道,从单一的产品销售转向作物全程营养解决方案,加强农化服务,及时有效地帮助农户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会是化肥产业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逆势增长的重要保障。”





联系我们

(扫一扫关注微信)

  • 现址: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116号石化办公副楼

  • 电话:020-83333918

  • 传真:020-83367622

  • 邮箱:10000@gdhfgy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