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广东肥业挺进第二十三届全国肥料“双交会”

时间:2022-07-15      作者:

     2022年7月7-9日,以“肥料与粮食安全”为主题的第二十三届全国肥料信息交流暨产品交易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召开。在广东省农业环境与耕地质量保护中心的精心组织下,广东省肥料行业克服疫情影响,高歌挺进“双交会”,展示创新的技术、呈现优秀的产品。我省参展本次大会的主要单位有:广东省农业环境与耕地质量保护中心、广东省肥料协会、广东凯米瑞特肥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植宝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万山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佛山金葵子植物营养有限公司、广州农巧施肥料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耐特菲姆(广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华测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南方农村报也与会开展了宣传与报导。

      广东省农业环境与耕地质量保护中心荣获“第二十三届全国肥料信息交流暨产品交易会优秀组织奖”。

      

      环耕中心向大会展现了广东省近年来在减肥增效、循环利用、耕地治理、节水农业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化肥减量 种养循环  助力广东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化肥使用量显著减少,”十三五“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2.08亿亩次,开展田间肥效试验1540个,减少不合理施肥27.5万吨。2020年全省化肥使用量比2015年减少15万吨以上,减幅达7%,连续四年实现化肥使用量负增长。

      有机肥施用量大幅增加,2017-2020年聚焦柑桔、茶叶优势产区、核心产区和知名品牌生产基地,大力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8个试点县共创建示范基地23.54万亩,增施有机肥6.86万吨,减少化肥施用0.61万吨,有效促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改善土壤质量。

      集成推广技术模式,在水稻、蔬菜、柑桔和茶叶等作物集成推广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有机肥+配方肥“、”果(茶)-沼-畜“、”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机械深施“、”绿肥+自然生草覆盖“等技术模式,促进化肥减量增效和有机肥源综合利用,提高农产品品质。

      切实抓好化肥减量增效示范与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推广可持续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助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试点秸杆产业化综合利用 推动藏粮于地战略实施

      近2年来,省农业环境与耕地质量中心联合省内高校科研单位积极开展秸杆产业化综合利用试点,探索出一套操作性强、作业效率高的秸杆半量离田半量还田的技术模式,有效降低了秸杆规模化回收成本,撬动了我省秸杆饲料化、肥料化、原料化等产业的发展,通过秸杆产业化带动秸杆适量还田,有力推动了藏粮于地战略实施。

      秸杆半量离田半量还田的技术模式,既能解决全量还田带来的增加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病虫害高风险传染、影响机耕等实际问题,又能满足稻田维持土壤有机质动态平衡所需要的秸杆还田量,是农机农艺创新融合先进模式。


——加强酸化耕地治理 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今年以来,为切实帮助农民解决耕地存在的突出问题,我省投入资金4000万元,积极开展”我为农民治酸田“活动,改良面积40.56万亩,受益农户超过2万户,派遣各类专家到一线指导200多人次,组织培训100多场,培训技术人员2500多人次,媒体报道40多次,粮食平均增产31公斤/亩,取得明显成效,受到农民的热烈欢迎。


——节水农业工作扎实开展 推进广东农业绿色发展

      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节水效果显著。完成1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任务,建成后的标准农田水稻亩产量增加50公斤以上、耕地地力提高一个等级以上,有效防止灌溉用水渗漏,提高了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提高了农田的产出率和农业抗灾能力。

      节水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实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示范推广面积158万亩。应用节水技术平均节约用水量50%、节约用肥量20%、节省生产成本20%和增产10%,节本增收效果明显。

      墒情监测站建设逐步完善,新增4个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站,目前共布建33个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点,全年共上传1万多条土壤墒情监测数据,发出省级墒情简报24期,指导农民科学灌溉。


 


      展会前期,全国农技中心遴选发布优秀肥料生产企业、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企业、农企对接配方肥推广示范企业、优质肥料产品、节水农业与智慧农业先进技术模式及产品等近百项。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瑞丰生态科技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凯米瑞特肥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植宝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拉多美化肥有限公司等企业光荣入选并受到大会表彰。




联系我们

(扫一扫关注微信)

  • 现址: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116号石化办公副楼

  • 电话:020-83333918

  • 传真:020-83367622

  • 邮箱:10000@gdhfgyxh.com